close

2010年國際品格教育論壇感想

Michael

長頸鹿美語總管理處教學研發部主任

 

前言

        今年(2010年)親子天下雜誌,特別在台北及嘉義舉辦了國際品格教育論壇,除再次重申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之外,會中也分享了政府在品格方面的政令及作法,並針對推廣品格教育有功之品格教育推手學校與品格教育推手教師進行頒獎,會中也邀請到知名的學者與專家進行品格教育具體作為的專題演講,其中最受眾人矚目的就是『第56號教室的奇蹟』(高寶國際出版)的作者雷夫老師(Rafe Esquith)─ 一位在小學任教了29年、獲頒國家藝術獎章、榮獲英國女皇頒贈『第英帝國勳章』的全美最優秀教師 ─ 精采的演講。

 

        本人有幸參與這樣的盛會,當然一部分也是因為之前早在2003年天下雜誌第一次針對品格教育發行特刊時,就已經在自己的分校落實品格教育的施行;另一部分,由於目前被賦予長頸鹿美語教學核心的教學研發部門主管責任,這樣的使命感驅使著我必須持續向前,在長頸鹿體系內推動品格教育的落實,並將更多更好的觀念帶回來與大家分享。會中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長頸鹿美語不論是分公司同仁、主管或者分校主任及老師等,也有一些像我一樣執著於品格教育推行的『憨人』也參與了台北場及嘉義場的盛會,我相信我們都憑藉著一股宗教狂熱般的信念,願意堅定地相信品格教育就是未來孩子成功與否至要的關鍵點,我們就是要讓品格教育在長頸鹿美語體系內發光發熱,讓所有在長頸鹿就讀的孩子都能一輩子受惠,讓這股影響力能藉由我們的以身作則,去影響更多的人們。所以特別彙編當天心得,與無法參與這次國際品格論壇的人們進行分享。

 

這幾年品格教育怎麼做?

        品格教育在天下雜誌早些年(2003, 2007, 2009, 2010)投入的大量心力研究與訪問當中,透過一年一度的教育特刊方式,讓社會一般人有機會接觸到國外最先進的作法,也促使基層的學校開始思考品格的具體表現與作為,由下到上,慢慢影響到政府在品格教育方面的施政與作為。這些年來,似乎在書局的書架上,品格教育相關議題的書籍越來越多,一方面突顯出一般大眾對於品格教育議題與日俱增的關注,同時也顯示一般人對於如何落實品格教育的所知仍是相當有限的。尤其在新聞上常看到的社會事件,不禁都讓我們懷疑到底學校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到底品格教育在學校教育的落實與被受重視的程度有多少?關心教育的人都知道,孩子的教育並不是靠學校或老師單方面就可以造就的,更需要的還是家長的投入與真切的關懷。因此,我們也在本月特別印製了『長頸鹿品格教育小手冊』,希望透過我們的一點點聲音,讓家長聽見、看到長頸鹿美語確實重視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真正重要的能力養成。

 

        但是,對於許多沒有親身經歷過孩子因我們堅持實施品格教育下成就的蛻變與改造的人而言,一直以來的迷思就是品格教育是可以『教』出來的,或者有所謂的“SOP”(標準作業流程)針對孩子的品格進行機械化、系統化的改造,很抱歉,這邊我必須再次重申,就像所有與會的專家、學者所說的,『品格教育不是用教的,是必須用體驗與感動去傳播下去的』,所以,品格教育必須先從自身感動起,我們才有可能感動孩子,自己必須先以身作則,也才有可能讓孩子直接看到、感受到品格教育的真實不華。

 

        不管今天身為大人的我們角色是什麼,我們是否發自內心以身作則去落實品格教育了呢?對於周遭的人們,不論對方的工作或職務是什麼,我們是否都謙遜有禮、是否都懂得尊重他人、聆聽他人的聲音、以誠待人、以關懷和包容待人?即便在沒有人告訴你的情形之下,是否都會以同樣的內心強大自我道德規範與要求去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呢?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邊會感到心虛,就連我自己也都仍然在學習如何做到盡善盡美。

 

        這都還只是很初階的品格教育部分應該達到的目標,我們應該還要教導我們的孩子學會辨思的能力、打從內心去喜歡探索這世界的能力、願意為了這個世界及地球進更大心力的能力,至少,他們要先有意願吧?如果我們自己都認為這些想法太過不切實際或者太過宏偉浮華,那我們身為教育工作者所應該啟發並激勵孩子去完成自我價值實現的責任不就只會顯得空泛了嗎?啟發與激勵,是我們所能做的最偉大的事,也是能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資產,畢竟,孩子能從我們身上學到的知識真的有限,尤其是在現今社會變革速度空前之快的時代,知識與科技更新的速度空前的快,我們能給的知識真的很有限,我們能給他們的更有意義的,就是真正對生命與孩子未來生活確實有重要性影響的東西,還有什麼比品格教育更根本且重要的呢?但是,『如果孩子沒有發自內心、打從心底喜歡你,你有再多東西也給不了他。』且讓我們與孩子先能打開『心與心的交流』吧!

 

溝通、關懷、鼓勵、愛與包容才是解決關鍵問題的根本辦法。

品格教育推手

        在獲選品格教育推手學校或推手教師當中,所有學校的作法與中心德目都顯示出,品格或品德教育並不是單一作法就可養成,不是透過一堂課就可以養成的。

品格或品德的概念是逐漸形成的,而非灌輸的,是需要透過老師的引導、師生的共同參與及學生的親身體驗。真正感動孩子的,是老師本身。老師的心有多廣,孩子的世界就有多大!

 

        嘉義縣興中國小潘信良老師將雷夫老師在教室中執行的貨幣制度轉換成『快樂幣制度』,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與自我負責的態度,並在每月月會當中,進行品格教育分享與問題討論、解決。

 

        北縣清水國小充分運用附近的既有的法庭資源,在校園內實施實習法庭制,透過一連串的民主系列課程,教孩子『沒有標準答案的思辨能力』、程序正義,透過案例,並運用小朋友聽得懂的語言進行看似深奧的教學。

 

        台南市和順國中李舒庭老師就提倡『志工參與、社會服務』,進而學習如何關懷他人。學生透過幫助他人、擔任社區志工體驗所帶來的快樂。透過服務體驗,教師有機會發現孩子的另一種可能與優點。服務,是最好的品格教育。

 

        會中,教育部中教司司長張明文司長也以『專業、自信、尊重』為題發表演講,強調我們應該『給教育人員更多尊重』。的確,現在太多父母自以為是的要求老師或者未能協助孩子將責任釐清,一遇到孩子有問題就馬上予以處理或解決,造成許多孩子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擁有低落的挫折忍受力。

 

        接著,宏達文教基金會卓火土董事長(品格英語學習園創辦人)也提到:『一個人只要有使命、有目標,將會拼了命全力以赴去做!以身作則,用生命去感動下一代。孩子可能是未來某個領域或單位甚至於國家的領袖,有可能在未來深切影響下一代的人們。』我們不禁要試問同樣身為教育工作者的自己,我的使命是什麼?我要教育出什麼樣的下一代?我的教育理念與目標是什麼?很可怕的是,很多教師從來沒有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也未曾思考過自己要引領孩子到什麼地方,這就有如汪洋中的孤帆,完全不知要飄向何方!

 

        台北市教育大學林天祐校長則是以『能幫老師做什麼?』為題,發表簡短演說:今年的928教師節該校教師放假,這是他給予老師最大的尊重。演講中林校長也提到『三個力量決勝廿一世紀』:

        一、知識力:但普遍發現一般畢業後的人在這方面興趣探索不足;

        二、品格力:但在大學普遍不足;

        三、健康力:普遍人運動量不足、飲食過度精緻或不健康、睡眠及現代文明病等問題造成這方面明顯成為未來趨勢。

 

品格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十大生命元素

        專門研究的品格與道德教育的教育博士,同時也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李琪明教授針對了『品格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發表了一個半小時精采的演講。在看似艱澀的講題中,李教授運用了許多她和自己孩子之間的互動與對話進行教育的省思,並強調,雖然現今品格教育受到許多人的重視,但很多人都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她說『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泛』,因此一直在思考如何有生命力地將理論與實踐連結?

 

        演講中,李琪明教授提出了『十大生命元素』,提供家長與老師在實際推行品格教育非常實用的作法與基本觀念:

 

  1.  陪伴:花時間,是品格教育最好的基礎。
  2.  關懷:同理心關懷,對焦的引導,平等的關懷,非施捨、非上對下的方式。
  3.  信任:百無禁忌,失敗過的經歷是寶貴的經驗,彼此相互信任為本。
  4.  尊重:從小做起,在生活點滴、細節中,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調整角色,要相信他是有思考能力的,要適度放手,釐清責任。
  5.  對話:尊重孩子的差異性,忍耐孩子的不同處,換得與孩子對話的機會,是信任的對話。
  6.  創新:活化各類的教學、課程的要素,時空背景均異於過往。
  7.  身教:反思跨領域科目與品格教於結合的學習。
  8.  體驗:社工、志工、服務、生活。
  9.  反省:正向思考、樂觀積極。

10.  希望:永遠抱持希望,認為一定可以做到,只是時間尚未來臨。

 

        李教授也提到有一次她兒子語出驚人說出口的『媽媽,我不是你的複製品!』,讓她驚覺到『每個孩子都不同,均有其差異性,甚至與你相反。』我們的教育體制盯過緊,卻缺乏凸顯學習本身的樂趣,『拒絕學習的孩子,你還能教他什麼?』於是『溝通、對話、協調、雙贏』就顯得特別重要,要先讓孩子願意跟你溝通,你才有機會跟他對話。告訴孩子『你有很大的潛力,只是暫時被隱藏起來罷了。』讓孩子持續不斷擁有摸索、探索世界的自信與熱情。中學階段,許多親子之間根本沒有溝通,甚至怒目相視。與其找出孩子的缺點,不如列出孩子的十個優點,換個角度看孩子。不要用孩子現今的學業成績,來論斷孩子未來的成就。

 

        正義、關懷、獨立自主等品格特質,不是如此直接去說或教給孩子,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個時刻去讓孩子『體驗』的。『教育的本質:不是尋求速效,而是慢慢醞釀的。』只要方向對了,就可以到達。我們應該思考『新品格教育』的定義是什麼?並針對品格教育的方向、深度、廣度與檢核方式進行更深刻的思考。

 

        品格教育面

        好比知道游泳的知識,不等同於會游泳,需顧慮到情緒面與直接下水的體驗。

  1. 認知

        認知不等同於記憶,應從思考力引發出品格力,引導學生進行高層次的思考,創造力與批判力同樣重要。

  1. 情感

        教會孩子自我控制、適切表達自我、同理心、高EQ、愛與關懷。

  1. 行動

        知行合一,教會孩子勇氣、意志力、智慧的判斷。

品格教育沒有SOP,沒有標準答案,但有許多種多元的作法。

老師與家長的身教、言教,以及對品格教育深度的了解都很重要。

 

        品格教育的廣度

        不只是有禮貌、守秩序、重個人的部分,應擴大到人與世界、人與全球生命系統的關係與廣度,落實在生命與世界的所有角落與系統。

 


台北縣政府品格教育的施政作為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長劉和然局長在上午的最後一場演講中以『落實品格,政策如何使力?』為題,精闢地將台北縣政府如何推行品格教育的來龍去脈描述清楚。

 

        台北縣政府自從2007年開始推動品格教育以來,一直不斷致力在使整個品德教育更加完善。從一開始的將『品格融入各科教學』:對,但這部份過於理想化,各科老師會期待其他科目的老師會進行品格教學。

 

        動機先還是行為先?先說再做還是先做再說?就如同『三字經』,先背還是先理解?而且,為什麼要背?劉局長強調,『知善、愛善、行善』其實沒有先後順序,先『外塑』再『內化』或者先『內化』再『外塑』都可以;北縣推動品德教育之架構沒有優先順序,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直接以行動進行品格教育的實踐,待他們認知年齡較成熟之後,就會慢慢了解箇中原因;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透過認知部分解釋讓他們了解,進而進行品格教育的實踐。結論:做就對了!

 

        品格教育在台北縣的推動,乃先從下到上,先從小學逐步推行,向上發展,由台北縣政府進行相關資源整合,出版了一到六年級的品格教育手冊之後,再影響到國中,由中學進行影片拍攝,再正向循環,進而形成全面啟動的風氣、由各教師進行內化、再進行各科目的融入。

 

        劉局長最後以『孩子永遠是主體、老師永遠要保持專業、行政永遠在領導與服務』總結,並引述台灣一名導演的一段話:

 

        『品德教育就像在一個杯子中滴一滴墨水,看似被稀釋掉了,但那杯水的本質已經改變了!似乎看不見,但已經改變了!品德教育也像在湍急的河流中滴一滴墨水,看似馬上就不見了,但就是改變了河水的本質!』

 

        『為自己所居住的城市與所處的年代,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在2009年,美國聯邦眾議院在孔子二千五百六十誕辰之際通過一決議案,紀念並肯定孔子對人類的哲學、社會、政治思想的無價貢獻。決議案說,孔子在西元前五八一年九月廿八日生於山東曲阜,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社會哲學家之一;他的忠恕、王道、反求諸己等思想,是至高的倫理道德;他主張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是人類和諧的楷模;他提倡的敬老尊賢、講信修睦、民無信不立,值得所有人履行並尊崇。』美國人都這樣做了,更何況身為孔夫子後代的我們呢? 


雷夫老師演講內容摘要與感想

 

        對於能擔任老師一職雷夫老師(Rafe Esquith)感到很驕傲。所有能擔任這份天職的人們,都應該抱持一種信念,我們的所作所為正在改變一個世代,甚至於好幾個世代人們的想法,因為對於這些孩子而言,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你有可能教出下一位總統、郭台銘或比爾蓋茲。除了為了這份天職感到驕傲之外,也要抱持著強烈改變世界的使命感,並從自身開始改變起。

 

        對於教育孩子,雷夫老師承認自己也沒有所有問題的解答,他也不會假裝有所有問題的解答。老師不是萬能,重要的是能夠引領孩子養成自我探索的熱情與興趣,將這股力量與熱忱轉化成終身學習的根本動力。

 

        雷夫老師所任教的小學畢業的學生,到最後只有三成能順利升上大學,但雷夫老師的班級與其他班級學生的學業成績比較相對高很多,而且幾乎全數都能升上大學。

 

        新老師們,你們將會有許多不如意的教學日子(bad days)。即便像雷夫老師已經有超過廿八年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仍會有bad days。有bad days不代表你是壞老師。

 

        讓教職這份工作更顯艱難的是:社會上的現象並不是像我們試著教給我們孩子那般的公平的、合乎禮節的、誠實的、和樂的。

 

      道德發展六階段思考

      Six Level Thinking

 

        雷夫老師提出道德發展六階段,這是他的學生都必須學會運用的不同層次的思考階段,也非常值得我們省思,我們自己到了第幾階段,我們的學生呢?

 

        階段一、我不想惹麻煩

 

        從教書的第一天、第一步起,就要盡力免除學生們的恐懼,不管對學習或者對你,尤其是後者,告訴他們:『孩子,你不需要害怕。』

        學生選擇做不做什麼,許多時候取決於對於該事務的恐懼程度,害怕被老師罵所以就不去做,這樣就不會惹麻煩。這是不對的!你要讓你的學生知道他們是安全的,他們跟著你是可以感受到安全感的,他們在你的教室裡是可以感受到安全感的。

        讓孩子知道,他們有可能會遇到許多問題,但是,沒關係,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需要與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本關係,從第一天開始就要這樣做,並在每一天持續發酵。我們不對孩子說謊,也教導孩子誠實的重要性,並以身作則!我們要以讓孩子有良好的行為表現為最終目的,要讓他們相信這樣做是對的,而不是因為害怕被懲罰。

 

        Level One: I Don't Want to Get in Trouble

        Student Behavior and Fear

        Level One thinking is based on fear. Students choose to do or not to do certain behaviors, based on the fear of getting into trouble with the teacher or principal. Instead of issuing dire warning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misbehavior, Esquith chooses to begin the year by pledging his trust and requesting the trust of his students. He explains Level One thinking, and how childish it is and requests they do not resort to fear-based actions.

 

        階段二、我想要獎賞 

 

        身為老師的我們太常告訴孩子要乖乖的才能得到獎賞,但是盡力完成本身的工作,這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獎賞。把分內的工作做好並不是為了要得到獎賞,把工作做好的目的,是因為這是對的事情。

 

        Level Two: I Want a Reward

        Behavior Incentives

        Level Two thinking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thinking demonstrated in the classroom. B.F. Skinner's behavioral model is taught in many teacher-training programs. Children choose to behave well because they want the reward. While this often does provide initial success in the classroom, it is not a model for good behavior students can actually carry into the rest of their lives.

Instead, children need to somehow learn that proper behavior is expected, not rewarded. The reward for studying hard is the mastery of material, knowing the content, and learning to love the content.

 

        階段三、我想要取悅某人

 

        把事情做好是為了自己,並不是為了取悅某人!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麼想,是你自己怎麼想!孩子們對你的取悅會讓你自以為是的自我膨脹,以為學生對你表現出的敬意或順從,是因為你做得很棒。這樣的想法是有問題的,也不能幫助學生成為真正獨立思考的人,無法讓他們將高道德的行為標準內化,甚至於他們的未來有可能都活在為了取悅他人的陰影之下而無法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最終追求發揮自我價值的實現。

 

        Level Three: I Want to Please Somebody

        Doing things for the right reason

        Level Three thinking certainly gives teachers an ego boost. When students do what the teachers want because they are people pleasers, it is nice and helpful in the short term. But does it reflect reality and a growing self awareness on the part of the student? Is this increasing in maturity?

        The teacher's job, as the adult, is to assist students to grow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doing things for the right reason, not just to please the parents, teacher, or other adults in their lives. This will result in adults who are able to develop satisfaction in their work for work's sake, not to make others happy.

 

        階段四、我要遵守規則

 

        我們並不是為了遵守規則而遵守規則!我們的所作所為並不是因為規則告訴我們該怎麼做,而是我們自己知道該怎麼做!即便沒有人看到,我們還是堅持做對的事情!

 

        Level Four: I Follow the Rules

        Classroom Rules

        Level Four, following the rules, is often utilized by teachers when they request students to help create the rules of the classroom. The idea is that students who are invited to give input on what the class standards are will have more invested emotionally to follow the rules. Rules are necessary. When students do follow the rules, it does make life easier for everyone. So why is this not enough for Esquith?

        The problem, he relates, is that students do not carry the classroom rules into the other areas of their lives. They too often see the class rules as just that – just the rules necessary for that one class. Students need to be challenged to think about rules – Esquith uses the concept of Rosa Parks who broke the rules and changed the world. Level four is good, but more can be expected of America's students.

 

        階段五、我能體貼別人

 

        同理心思考,多多為他人著想、體諒他人,這除了是高道德情操的展現,也是可以真切影響別人的一股寧靜的力量!對人仁慈是有感染力的!

 

        Level Five: I Am Considerate of Other People

        Empathetic Student Response

        Level Five thinking will rarely be found anywhere these days. This level is characterized by students who demonstrate empathy for people around him or her in all areas of their lives.

        Level Five thinking is demonstrated to Esquith's class utilizing a quote from To Kill a Mockingbird, when Atticus Finch gives his daughter advice:

        "You never really understand a person until you consider things from his point of       view...until you climb inside his skin and walk around in it."

 

        階段六、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奉行不悖

 

        重要的是,學生畢業後五到十年他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不是考試成績,不是排名!教師受到考試成績壓力非常大,但是能產生考試成績好的學生不代表你是好老師。如果學生不喜歡你,好成績則不代表什麼!因為你無法啟發學生!讓學生因為恐懼而考好試和當一位好老師完全是兩碼子事!我有時也會生氣,但是要注意生氣時你的行為事什麼。

 

        我們身為教師的使命是要讓孩子懂得為自己負責!別把電視機從孩子房中丟掉,讓他們自己把電視機丟掉。孩子不會不喜歡一個較強硬的老師,但是他們會瞧不起一個不公平的老師。把握孩子生命中所有的時刻去教他品格教育。好好想想你所作所為,對待你的學生要堅定且公平,永遠愛他們,而不是讓他們怕你。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我們必須隨時敞開我們的大門,讓有需要的學生隨時都可以來找我們。

 

        Level Six: I have a personal code of behavior and I follow it.

      Internalized Behavior Management

        What mattes is what happens in 5-10 years after they leave school, not the scores, not the ranking! Teachers are under so much pressure because of tests. But being able to produce high scores does not mean you are a good teacher. If students don’t like you, good test scores mean nothing, for you cannot inspire the students! Having fear is not the same as being a good teacher. I do get angry, but be careful for the behavior you have when you get angry.

 

        Our mission is to get kid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mselves! Don’t take away kids’ TV, but make them take it away themselves. Kids don’t mind a tough teacher, but they despite an unfair one. Take every moment in life to instill character education. Think of what you do! Be fair and be firm to your students. Always love them! Do not make them fear you! It’s a long journey. We’ve got to keep the door open, all the time, for students to come to us whenever they need to.

 

      三件關於教學的觀念

      Three things about teaching

 

        雷夫老師也提出了關於教學的三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以身作則、讓學生所學與生活產生連結及做自己。

 

  1.  以身作則(Be a model!

        我們希望學生成為什麼人,我們自己就要以身作則。完全依照你希望你的學生變成的樣子去做,他們會模仿你!再要求學生做事情之前,先看看你自己吧!當你教書,你要記住要留給學生什麼印象,要當他們的榜樣!站在教室後面聽聽你學生們在說什麼吧!

 

        We have to be the people we want our students to be. Be exactly the way you want your students to be. They imitate you! Take a look at yourself before you ask your students to do something. When you teach, you’ve got to remember what impression you leave for your students. Be their model! Stand in the back of the class, and listen to your students. 

 

  1.  讓學生所學與生活產生連結(Relevance 

        教你的學生們學校科目與他們生活的連結,經常問他們:為什麼要學這個?給他們一個上學的理由與目的。將他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能力和生活經驗做結合,讓他們知道學習這些會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讓學校的教育成為生活的教育!學生認真念書不是為了老師,他們應該要為自己念書,為自己的未來念書!我們希望書本教給學生的是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而不是為了考試!應用在生活上比較難,但是這比較重要!考試無法幫助學生發展良好的品格!

        好的老師會接受挑戰,選擇比較難的道路!不斷跟學生談品格,不斷跟學生談上學的目的,把握每次的機會!

 

        Teach your students the relevance of what they learn with their lives. Ask them often: “Why are you doing this?” Give them a purpose of learning at school. Make connection between what they learn at school and skills they need in life, to make their lives better: Life lesson! Students are not working for teachers. Instead, they should be working for themselves, for their own future! We want our books to help our students apply knowledge in their lives, not for tests! It’s harder, but more important! Tests can’t help students develop character!

        Good teachers accept challenges! Keep talking about characters! Keep talking about why students are at school!     Take every chance!

 

  1.  做自己(  

        玩音樂可以幫助學生發展品格,學音樂的孩子在學校的課業表現也比較好。音樂課程中學習到的品格包含:紀律、勤奮練習、傾聽他人、耐心等待、負責任、專注等。找個方法和學生分享你自己喜愛的事物,因為正因為你喜愛的事物造就你的性格,而你的性格會塑型你學生的性格!有需要的時候,請周遭的人幫忙。當老師的好處是,你可以讓事情一次比一次更好。

        有時候,我們傳遞給學生的會在多年之後呈現出來,這條道路可能很漫長,但將會是快樂的結局。成功沒有捷徑!當你認為你似乎沒造就任何不同時,記得,這是一條漫長的路!孩子會了解的!讓孩子知道你可以給他們一個更好的人生!我們可以在教室中創造一個孩子們可以恣意奔放的天堂!

 

        Play music help develop character. Kids who play music do better at school. Characters learned at music lesson: discipline, practice, listen to others, wait for your turn, take responsibility, concentrate, focus… Find a way to share what you love with your students because what you love shapes your character and it’s your character that shapes your students’. Look at people around you. Ask people for help. The beauty of being a teacher is that you can make things better all the time!

        Set up example yourself! Sometimes, what we try to pass on to our students come out in many years. The journey can be long, but there will be happy ending! There are no shortcuts! When you think you are not making any difference, remember it’s a long journey! Children understand! Make kids know you can show them a better life! We create safe heaven in our classroom where children can flourish!

 

        讓孩子的學習變得多元,讓他們多方面嘗試。當菜單上有很多道菜時,孩子就會找出他喜歡的菜。讓之前教過的學生現身說法,借力使力,讓他們去教你的學生。讓學生對學習興奮,他們就會讓家長興奮!

 

        別把學生的成績排名。讓學生與過去的自己比較,而不是跟別人比較。

 

        遇到學生棘手的問題,雷夫老師建議,告訴學生你認為什麼是對的、為什麼是這樣、用和善堅定的口吻說話,說完就走,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

 

        當個主動積極的老師,要能預防事情的發生,在事情發生之前就先採取預防措施,別等待事情發生再處理。

 

        當與學校行政系統有衝突時,別與其抗爭,但要合作。有時候認為對的事情,先斬後奏,事後尋求諒解。

 

        你要先讓班上的學生有優秀的表現,學校行政系統自然不會吵你。

 

        別跟理念不合的家長爭吵,他們就是因為瘋狂,所以沒必要跟瘋狂的人爭執。

 

        我的班級是隨時(總是)都準備好的(遵守班規的)班級(all-the-time class)。一名手術醫生可以說他動刀的時候只有『有時候』會小心嗎?還是要隨時、總是都小心?

 

        持續尋找可與結合道德發展六階段的例子,並持續運用這些例子與學生對話。我們不能拯救所有的孩子,但是我們應該給予所有的孩子機會讓他們能夠自己拯救自己!

 

        最後,雷夫老師也提出了兩件最令他感到受挫的事情:

  1. 社會對於名人與英雄價值觀的傳遞上面給孩子的偏差影響,社會應該傳遞並報導更多關於值得孩子學習的榜樣與事蹟。
  2. 早期教書時代錯誤認知:教出好的成績等於好老師。錯!教出好成績的不見得是好老師,但是能教出好品格的老師,一定能教出好學生。品格教育才是關鍵,品格教育能讓孩子從內而外改變,而且會越便越好,成績自然會有一定的水準,更重要的是孩子從中能真正學到人生中寶貴的課題!

 

 

        放眼望去,不論Ron Clark或者Rafe Esquith這些獲得國際眾多人肯定的優秀教師,都有一個特質,就是『相信改變孩子內在深層的品格能夠造就孩子更大的成就』。他們不僅相信,也在課堂中努力實踐,願意擺脫一般社會世俗的眼光,堅持做對的事情,用行動證明品格教育不僅僅是重要的,而且還能讓孩子的成績表現如同其行為表現一般,超越水準!

 

        是否,我們都能以一種全新的品格教育眼光去看待所有的孩子,相信他們都有著獨特的價值與無限的潛能,就像埋藏在深山中的寶礦,等待身為教師的我們去發掘?觸動孩子的心靈,就能啟發他們無限的可能!

 

        “In my classroom, there are students full of potentials, students who are able to change the future. The button may be activated anytime.”

 

        希望藉由這次的分享能帶給所有關心教育議題的你們更多的衝擊與省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長頸鹿中港分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